(市教委提供)
3月19日,記者從2025年全市學校體育衛(wèi)生藝術國防教育暨校園足球工作會上獲悉,今年,我市將按照“136N”總體思路,實施學生體質強健等6大行動,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fā)展。
何為“136N”?市教委相關負責人介紹:
“1”即踐行健康第一教育理念,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fā)展;
“3”即提升學生體質健康達標優(yōu)良率、降低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發(fā)生率、降低兒童青少年近視率3大指標;
“6”即實施學生體質強健計劃、學校美育浸潤行動、學生心理健康促進行動、校園足球提質發(fā)展行動、國防教育固本鑄魂行動、體衛(wèi)藝隊伍素質提升行動;
“N”即擦亮學校體育高質量發(fā)展改革試點、“師生健康中國健康”主題健康教育、“五育潤心”心理健康教育等品牌。
按照“136N”總體思路,我市學校體衛(wèi)藝國防教育今年將重點抓好5個方面工作:下好體質強健“先手棋”、走好校園足球“育苗路”、唱好美育浸潤“主旋律”、答好衛(wèi)生健康“民生卷”、上好國防教育“必修課”。
體育課怎么上?
小學興趣化、初中多樣化、高中專項化、大學個性化
學校體育是促進學生體質強健的重要手段。體育課該怎么上?市教委這位負責人表示,今年,我市將抓住體育課主渠道,實施小學興趣化、初中多樣化、高中專項化、大學個性化的學校體育教學改革,保障學生在學校即可掌握1—2項運動技能。
就體育課程建設而言,我市將構建大中小學、體育實踐課+體育大課間、體育實踐課+課后體育鍛煉、體育理論課+體育實踐課等相結合的一體化課程體系,培育發(fā)展“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學校體育特色教材體系。
與此同時,我市將探索小班化、走班制、大單元、長短課教學模式,實施差異化教學和個性化指導,保障群體運動密度不低于75%,個體運動密度不低于50%,讓學生臉上有笑、身上有汗、眼里有光、肩上有責、腳下有力。
如何拓展校外鍛煉?
推行“體育家庭作業(yè)”
“要確保中小學生的鍛煉時長。”該負責人指出,中小學生每天綜合體育活動時間要不低于2小時。
具體來說,鼓勵中小學每天開設1節(jié)體育課,本科一、二年級學生體育必修課不少于144學時,??茖W生體育必修課不少于108學時。嚴肅查處削減擠占體育課時、搞“陰陽課表”等行為。
體育大課間活動要師生全員參與。在時間安排上,結合重慶氣候特點,在5—10月,上午調(diào)整到10點以前,下午調(diào)整到4點以后。在空間安排上,堅持錯峰錯時、室內(nèi)室外相結合原則。在內(nèi)容安排上,小學以游戲、集體活動為主,中學以專項體育活動為主,把部頒操其中的一套作為必選內(nèi)容,特色自編操、項目比賽作為自選內(nèi)容。
“各學校要優(yōu)化課后服務?!痹撠撠熑朔Q,各校要結合不同學生體質特點和運動能力,開展分專項、分階段、分層次的課后體育指導。要拓展校外鍛煉,推行實施“體育家庭作業(yè)”制度,督促孩子多參加社會體育活動。
市教委相關負責人稱,今年,我市將開展青少年足球人才培養(yǎng)改革探索,支持和鼓勵有基礎有條件的區(qū)縣先行先試,試點建設足球特色班。同時,試點構建小學、初中、高中“631”升學模式(6所小學、3所初中、1所高中),打通足球苗子小升初、初升高升學通道。
如何開展美育?
深化“課程+活動+實踐”全鏈條育人模式
“美育不能局限于課堂,必須延伸到更廣闊的實踐舞臺?!苯衲辏沂袑⑸罨烙虒W改革,打破“重技能、輕素養(yǎng)”的傳統(tǒng)模式,深化“課程+活動+實踐”的全鏈條育人模式。
該負責人表示,今年我市美育將堅持“三個全覆蓋”:
活動載體全覆蓋,健全“班級一年級一校級一區(qū)級一市級”五級美育實踐體系,擦亮“藝術活動月”“新春音樂會”“戲曲小梅花”等特色品牌。
資源整合全覆蓋,全方位建立“美育實踐基地”,多形式開展“高雅藝術進校園”“藝術家校園行”“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等活動。
文化浸潤全覆蓋,推進“美育空間營造計劃”,讓美育元素觸手可及、入眼入心。
心理健康課怎么設置?
中小學每學期不少于10課時;高校開設必修課
“心理健康、食品安全、近視防控是學校衛(wèi)生工作的重中之重?!笔薪涛嚓P負責人稱,今年,我市將著力推進心理健康促進工程,按照“4273”(“4”即“四位一體”工作體系;“2”即抓2個重點;“7”即落實“七個一”關愛工作;“3”即擦亮3張品牌)總體思路一體推進。
首先配齊專職心理健康教師,其中,中小學按師生比1∶1000配備專職心理健康教師,每校至少配備1名;高校專職心理健康教師配備師生比逐步達到1∶3000,且每校至少配備2名。
其次,開齊開足上好心理健康專題課程,中小學每兩周至少安排1課時,每學期不少于10課時;高校要開設心理健康必修課,不低于2個學分。
其三,每學年面向大中小學生開展1次心理健康測評,建立“一生一策”動態(tài)心理健康檔案,建立學生心理健康分級干預工作機制,健全學生心理危機應急處置預案,強化學校、家庭、精神衛(wèi)生醫(yī)療機構信息互通。
此外,我市各大中小學要聚焦孤兒、留守、流動、單親等重點群體,緊盯開學前后、考試季、畢業(yè)季等重點時段,做實做細學生心理健康關愛工作。
據(jù)悉,在校園餐方面,我市將深入推進校園食品和膳食經(jīng)費管理專項整治,以民辦學校、中職學校、寄宿制學校、大規(guī)模學校、營養(yǎng)改善計劃實施學校等五類學校為重點開展專項整治,全力保障廣大師生“舌尖上的安全”。(記者匡麗娜 李周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