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悠悠,時空茫茫。當唐太宗李世民將九嵕山作為自己的“萬年壽域”之時,便開啟了中國古代帝王“依山為陵”葬治的先河;當唐高宗李治與一代女皇武則天合葬于乾陵之時,便標志著乾陵將會成為中國也是世界上的一個奇跡。2022年被列入第四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名錄的乾陵大遺址,承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內(nèi)涵,是人類珍貴的文化遺產(chǎn),它不僅記錄了“人類文明的刻度”,更以自身的神秘、震撼、不可再生、不可復(fù)制而成為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形成了獨具魅力的十大看點:
第一大看點——舉世無雙的合葬陵
著名旅游勝地、中國皇陵典范乾陵,位于陜西省乾縣城北約6km的梁山上,是中國和世界上唯一的一座兩朝帝王、夫妻皇帝合葬陵,是陜西境內(nèi)唐十八陵中唯一沒有被盜、藝術(shù)價值最高的帝陵,是唯一有內(nèi)外兩重城垣的唐代帝陵,在中國古代帝陵史上絕無僅有,在世界陵墓史上也非常罕見。乾陵陵園氣勢雄偉壯觀,平面布局仿唐長安城營建,內(nèi)城總面積230萬平方米,四面各開一門,東青龍、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外城陵園的外部屏障,周80里。陵園規(guī)模宏大,建筑富麗雄偉,石雕高大渾厚,堪稱“歷代諸皇陵之冠”。乾陵大遺址和地下寶藏,是璀璨奪目的中華文明瑰寶,完全可以與埃及金字塔和印度泰姬陵等世界著名大遺址相媲美。
第二大看點——天人合一的“睡美人”
乾陵位于陜西西安的西北方向,在八卦中屬于“乾”位,在《周易》中乾卦為“天”卦,各爻取龍為象。陵園立渭河之北,居梁山之巔,既稟黃土高原的敦厚磅礴之氣,又攬八百里秦川之寬廣遼闊,是一塊天賜的風水寶地。梁山三峰高聳,主峰直插天際,南兩峰東西對峙,為乾陵之天然門戶。東隔泔河與九嵕山相望,西有漆水與婁敬山、歧山相連。泔、漆二水在山前相合抱,形成水垣,圍住地中龍氣匯入渭河,是罕見的“龍脈圣地”。乾陵仰臥于天地之間,高聳的北峰是她微微抬起的頭,筆直的神道是她的玉頸,南二峰為其胸部,起伏的峰巒是她舒展的雙腿,于朦朧縹緲中伸向一望無際的遠方,因此被譽為“大地上的睡美人”。乾陵將天然地形與人工建筑和諧地融合于一體,體現(xiàn)了中國古代哲學思想中天人合一精神的最高境界。據(jù)傳,袁天罡與李淳風不謀而合選陵址梁山,勘定為龍脈圣地。后雖遇三次大規(guī)模盜墓活動,都因“風雨不可發(fā)”而幸免于難。
第三大看點——“因山為陵”的新地標
史載:“乾陵元宮,其門以石閉塞,其石縫鑄鐵,以固其中”(《唐會要》卷20《陵議》)。乾陵陵園選擇自然高聳的山峰繞山筑城,再從半山腰開鑿墓道和墓室到山體,然后用石條填砌,石條之間用鐵細腰拴板拉固,縫隙之間再灌以融化了的錫鐵汁,使它們混為一體非常堅固。乾陵整個建筑布局,充分展現(xiàn)了“因山為陵”的模式,營建工程經(jīng)歷了武則天、中宗至睿宗初期,才始告全部竣工,修建時間長達57年。乾陵地面建筑包括內(nèi)外兩重城垣、一座陵寢、一對天然闕臺、一條筆直寬闊的神道、對稱排列的成組石雕和石雕群等,還有朱雀門內(nèi)的獻殿,獻殿之北、梁山之腰的寢殿,以及梁山之巔的游殿、御道西側(cè)的下宮,整個設(shè)計與周圍的自然壞境和諧地融為一體,成為后代帝陵尤其是明、清帝陵修建陵園時所效仿的對象。
第四大看點——莊嚴肅穆的司馬道
乾陵歷時1300余年,司馬道氣勢宏偉,依然保留著原有的氣勢。司馬道,是通向祭奠的導(dǎo)引大道,又稱御道、神道。當人們踏入此道,莊重森嚴、神秘肅穆感悠然而生。這也是皇帝進入“天堂”的路標,當年唐高宗李治和中國唯一的女皇武則天,其隆重、莊嚴的葬禮就是在這寬闊的司馬道上舉行的,從此也就成了皇帝靈魂出行的專用之道。1994年國家投資150萬元,用45031塊青石,花費近一年時間鋪設(shè)了原來的古道。司馬道南起華表,北到朱雀門外石獅腳下,全長700米,寬30多米,成為乾陵一處獨特的景觀。正如著名作家陳忠實所說:“只有當您站在漢武帝劉徹陵前時,才能感受到一代帝王的沉雄大氣;只有當您站在乾陵司馬神道時,才能體會到女人的偉大。根據(jù)史書記載和科學考證,乾陵至今未被盜掘,一旦發(fā)掘,將石破天驚、轟動世界,成為繼兵馬俑之后的又一大世界奇跡。
第五大看點——露天石雕的博物館
唐代帝王陵之石雕,自乾陵之后,始有一定規(guī)制。乾陵石刻是盛唐石刻藝術(shù)的精品,被譽為唐代的“露天石刻博物館”。體積碩大、雕刻精致的石像生群,在唐高祖獻陵陵園和唐太宗昭陵陵園從未出現(xiàn)過,在中國古代封建帝王陵園史上也是首次。乾陵陵園陳放大型石雕128件,內(nèi)城東、西、北三門外原各有石獅2尊,現(xiàn)存3尊;北門外另有仗馬及牽馬人各3對(號稱“六龍”),2008年考古人員又勘探發(fā)掘出石虎一尊,其余100余件整齊有序地排列在縱貫?zāi)媳遍L達600多米的司馬道兩側(cè)。從陵園南峰土闕起,由南向北依次對稱排列,分別置有華表1對、翼馬2匹、鴕鳥1對、仗馬及牽馬人5對,直閣將軍(翁仲)10對,無字碑和述圣紀碑各一通,六十一尊蕃臣石像和石獅1對。乾陵石雕,形象生動、高大雄渾、刀法細膩、手法多樣,傳統(tǒng)技術(shù)和外來文化相結(jié)合,精美絕倫,天下奇珍,是中國現(xiàn)存古代大型石雕藝術(shù)的杰作。藝術(shù)精湛的乾陵陵園石雕群,充分顯示出乾陵莊嚴、神秘而宏偉、壯闊的氣魄。
第六大看點——“戴帽凌煙”的景觀帶
乾陵主峰海拔1047.9米,突兀高聳,下沉厚土,上接天宇,遺世獨立;南二峰較低,東西對峙,渾圓似乳,亦稱“雙乳峰”。站在乾陵梁山之巔,可眺終南之秀麗,可觀長安之燈火,可接五鳳之瑞氣,可戀九堫之昭陵。風姿綽約的乾陵主峰,晴空之下,沐日攬風,天將雨時,云纏霧繞。行云若斗似笠在,遠遠望去如陵頂戴上了綿軟的絮帽。這一自然景觀一直被當?shù)厝私蚪驑返?,被譽為“乾州八景”之一。且有“乾陵冀或帽,長工睡覺”的諺語,曾是科技不發(fā)達時乾州人預(yù)測天氣的參照。因乾陵與漠谷河毗鄰,水汽容易凝結(jié)成霧,霧沿溝壑彌漫、裊裊而上,繚繞于“雙乳峰”之間。“雙乳峰”則像沐浴的仙女,影影綽綽,亦真亦幻,形成了“雙乳凌煙”的奇特景觀。
第七大看點——千秋萬古的無字碑
“千年無字碑,邀您來解讀。”乾陵無字碑矗立在乾陵朱雀門外、司馬道東側(cè),與司馬道西側(cè)的述圣紀碑相對,初立時碑上沒有鏤刻文字,所以得名為“無字碑”,昭示了“千秋功過,后人評說”,受到了史家的推崇、游人的贊賞。無字碑通高8.03米,重達98.8噸,系一塊完整的巨石雕刻而成,碑首刻有相互纏繞的八條螭龍,碑身兩側(cè)各刻有現(xiàn)存最大的升龍圖,奇崛瑰麗,巍峨壯觀,雕刻精美,被后世譽為“歷代群碑之首”。在整個乾陵陵園的石雕中,無字碑不僅因處于顯著位置而引人注目,而且以其精湛的雕刻藝術(shù),獨特的豐姿韻味,以及種種富于傳奇色彩的傳說故事而倍受青睞。無字碑在游人心中,不僅是乾陵的象征,更是女皇武則天的象征。無字碑唐時而立,但不銘唐人一字,留下諸多待解之謎。到了宋金以后,開始有游人題字于碑,使無字碑成為“有字碑”。其陽面正中的“大金皇弟都統(tǒng)經(jīng)略朗君行記”,是用罕見的88個契丹文字鐫刻而成,也是唯一一塊具有嚴格的兩種文字對譯的傳世契丹文字標本碑刻,更是研究契丹文字和中國少數(shù)民族歷史文化不可多得的珍貴資料。
第八大看點——絲綢之路的胡人風
唐朝是公認的中國最強盛的時代之一,唐朝以后海外多稱中國人為唐人。唐首都長安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國際化都市,來自外國和西域的使節(jié)、僧侶、留學生、商人、藝人絡(luò)繹不絕,這些人就是史書中記載的胡人。以胡人形象塑造的俑,就被考古學家稱為“胡俑”?!督z路胡人外來風——唐代胡俑展》,是將建國以來出土的胡俑和新發(fā)現(xiàn)的珍貴文物,集中舉辦的一個專題陳列,也是海內(nèi)外第一次舉辦的以胡人為專題的人物造型展覽。由魅力大唐、絲路靈魂、樂居長安、胡風東漸四個部分構(gòu)成,共展出精品文物一百余件。多姿多彩的胡俑,成為歷史的見證,不僅從中了解到唐代胡人在長安城的活動狀況,而且對一千多年前的古都長安,所發(fā)生的震撼世界的文明大交流有一個深刻的認識,并有益于看待當今社會的國際合作。
第九大看點——盛唐藝術(shù)的文物庫
壁畫是乾陵陪葬墓的主要出土文物之一,面積大、品味高、題材廣、內(nèi)容新。永泰公主、章懷太子、懿德太子等陪葬墓出土了約1200平方米絢麗多彩的墓室壁畫,堪稱我國唐代瑰麗的地下藝術(shù)畫廊。它們對研究唐代建筑、服飾、風俗、體育活動、宮廷生活等都有珍貴的史料價值,其中《宮女圖》、《打馬球圖》、《狩獵出行圖》、《闕樓儀仗圖》等壁畫被定為國寶級文物。線刻畫是我國特有的一種藝術(shù)形式,它集繪畫和雕刻于一身,在光滑的石面上先畫后刻,以刀代筆,以石為紙,用粗細不同、轉(zhuǎn)折多變的線條刻畫出栩栩如生的美圖。乾陵線刻畫主要集中在章懷太子墓、永泰公主墓以及懿德太子墓的石槨上。唐三彩是我國彩陶藝術(shù)史上的奇跡,釉面呈現(xiàn)紅、綠、白或紅、綠赭等三種顏色,故名“唐三彩”。永泰公主墓出土的三彩剪鬃馬,章懷太子墓出土的大型三彩馬、鎮(zhèn)墓獸、武士俑、文臣俑等,懿德太子墓出土的彩繪騎馬俑群等,器物豐富,色彩絢麗,燒造于唐三彩發(fā)展的鼎盛時期,是唐三彩中的佳品。
第十大看點——星羅棋布的陪葬墓
乾陵陪葬墓位于陵園東南一帶,共有17座,均以封土為墓。據(jù)《唐會要》卷21《陪陵名位》載,分別是章懷太子李賢、懿德太子李重潤、澤王李上金、許王李素節(jié)、邠王李守禮、義陽公主、新都公主、永泰公主、安興公主、特進王及善、中書令薛元超、特進劉審禮、禮部尚書左仆射豆盧欽望、尚書右仆射楊再思、右仆射劉仁軌、左衛(wèi)將軍李謹行、左武衛(wèi)將軍高侃之墓。特別是已發(fā)掘的永泰、章懷、懿德三墓,文物十分豐富,是乾陵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1960至1972年,考古工作者先后發(fā)掘清理了永泰公主、章懷太子、懿德太子、中書令薛元超、左衛(wèi)將軍李謹行五座墓,這些墓雖然都曾被盜,但出土文物仍高達4000多件,壁畫1200平方米,石雕線刻畫近150平方米,是我們研究唐代社會政治、經(jīng)濟、文化、軍事以及對外關(guān)系的寶貴資料。(文/董昌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