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加強荒漠化綜合防治,深入推進“三北”等重點生態(tài)工程建設,事關我國生態(tài)安全、事關強國建設、事關中華民族永續(xù)發(fā)展,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崇高事業(yè)。
母親河畔的榆林,無論是在黃河流域保護還是在荒漠化綜合防治方面,都為我國和世界其他同類型地區(qū)生態(tài)修復、經濟社會發(fā)展提供了可資借鑒的成功經驗、治理智慧。
為全面展示陜西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定不移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fā)展的重大成就,7月20日至21日,陜西日報社聯(lián)合各市黨報(融媒體中心)開展“生態(tài)治理看榆林”全媒體行動調研采訪活動,以充分展現榆林在荒漠化綜合防治、黃河流域生態(tài)保護、發(fā)展方式綠色低碳轉型、生態(tài)治理和鄉(xiāng)村振興有機結合等方面的經驗和模式。
7月20日,雨后的神木市毛烏素治沙造林基地,郁郁蔥蔥,一派生機。 記者 陳宏江攝
荒沙在北,荒丘在南。
70多年前的榆林,“荒”是主色調。林草覆蓋率0.9%,55%以上的國土面積被沙地覆蓋。70多年前的榆林,黃沙圍城。
固沙!種樹!
榆林幾代人與風沙和黃土頑強抗爭,“北治沙、南治土”,全市林草覆蓋率增至36%,860萬畝流沙得到治理,為陜西綠色版圖向北推移400公里作出突出貢獻。陜西成為全國首個完全“拴牢”流沙的省份。
“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的面貌成為歷史,綠色成為榆林發(fā)展的新底色。
2019年,榆林市榮膺“國家森林城市”稱號。
從黃沙飛舞到綠波蕩漾,從荒山禿梁到層巒疊翠,榆林這座從沙地中崛起的“森林城市”正在無盡綠意中蓬勃“生長”……
7月20日起,陜西日報社與各市黨報(融媒體中心)聯(lián)合開展的“生態(tài)治理看榆林”全媒體行動調研采訪活動深入治沙一線,探訪塞上駝城從黃沙圍城到“森林城市”的綠色之變。
增綠:荒漠之上“種”奇跡
治沙英雄石光銀一輩子只干一件事:治沙!
新中國成立之初,榆林地區(qū)生態(tài)環(huán)境異常惡劣,“風刮黃沙難睜眼,莊稼苗苗出不全。房屋埋壓人移走,看見黃沙就搖頭”是當時的真實寫照。
告別黃沙肆虐的生活,曾是很多榆林人的夢想,石光銀也不例外。
“童年時,一場場風沙常常掩埋莊稼、房屋。沙都到房梁上了。”在石光銀的記憶中,風沙帶來的苦難和貧困,迫使自己家前前后后搬遷了9次。
從1968年帶領群眾在不毛之地種樹,到1984年成立全國第一個“聯(lián)合農戶治沙”的農民治沙公司,石光銀一直在治沙路上。
“鄉(xiāng)親們祖祖輩輩受風沙的害,住在這地方,要想過上好日子,就要治住沙!”石光銀當時承包了3000畝荒沙地,成了榆林承包治沙“第一人”。
在石光銀治沙展館,一組數據讓參觀者無不動容。在25萬畝荒沙堿灘上,石光銀帶領群眾用5300萬株(叢)喬灌木在毛烏素沙地南緣筑起百余里“綠色長城”。
距榆林城區(qū)16公里處,就是榆陽區(qū)小紀汗十萬畝樟子松基地。這里是國家防沙治沙綜合示范區(qū),也是榆林市百萬畝樟子松基地的一部分。
“新中國成立前,這里有大小連綿的沙丘1048座,是威脅榆林城區(qū)的主要風沙口。”榆陽區(qū)小紀汗林場場長羅向軍說,荒漠現在已變成10.9萬畝防風固沙生態(tài)林,形成了一道堅實的綠色屏障。
盛夏時節(jié),占地約6000畝的靖邊縣五臺森林公園郁郁蔥蔥,風景宜人。早在1964年,靖邊人民就開始義務植樹,植樹地點就在如今的五臺森林公園。
五臺森林公園所在地彼時都是黃沙地。造林播綠,讓黃沙地涌動無盡綠意。
“增綠無止境。僅去年,我縣完成2萬畝飛播造林,實施5萬畝退化林修復和7萬畝退化草原改良。”靖邊縣林業(yè)局局長宋勇樹說。
防沙治沙、造林播綠、退耕還林……榆林人對綠色的渴望,刻進骨子里,植綠愛綠護綠意識深入人心。
石光銀、牛玉琴、郭成旺、補浪河女子民兵治沙連……一批批綠化模范人物,不斷創(chuàng)造著榆林防沙治沙奇跡。
護綠:精準施策綠更濃
“三分治理,七分管護。治沙要長期治,一代一代往下傳,不能讓治沙斷代了。”全國勞動模范牛玉琴時常對子孫后輩說。
38年來,牛玉琴帶領家人和鄉(xiāng)親植樹2800余萬株,治沙11萬畝,把寸草不生的荒漠變成現在的“人工綠海”。
“一把鐵鍬,一支鋼槍,軍旗是我們心中的太陽??耧L擋不住進軍的腳步,毛烏素是我們拼搏的戰(zhàn)場……”這是補浪河女子民兵治沙連新一代女民兵唱起的連歌。
荒漠是拼搏的戰(zhàn)場。一茬又一茬女民兵用雙手,將一塊塊寸草不生、荒無人煙的荒漠沙灘變成了沙海綠洲。
一代接著一代干,一張“綠圖”繪到底。榆林的綠化模范們積累了越來越多的生態(tài)治理經驗,榆林也不斷貢獻著防沙治沙樣本。
在橫山區(qū)雷龍灣樟子松基地,記者看到成片的樟子松生機勃勃。
橫山區(qū)林業(yè)部門在實踐中總結出“六位一體”(搭設障蔽、挖坑換土、壯苗深栽、澆水覆膜、套籠三防、生物除蟲)人工固沙造林技術,推廣種植樟子松,成效明顯。
事實上,榆林市大力推廣營造林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創(chuàng)新推出了網格固沙、飛播治沙、樟子松套籠栽植等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生態(tài)治理模式。
防沙治沙成效顯著,與榆林根據不同區(qū)域立地條件確定治理模式密不可分。
榆林市在風沙草灘區(qū),建設以喬灌草合理搭配的林草植被,加大綜合治理力度;在黃土丘陵溝壑區(qū),坡度25度以下坡耕地建設經濟林,25度以上坡耕地及荒山荒地營造水保林草;在黃河沿岸土石山區(qū),實施沿黃公路西岸山體和道路綠化;在白于山區(qū),坡度25度以上梁峁坡退耕還林(草),重點栽植混交林,涵養(yǎng)水源……
“截至目前,全市林木保存面積達2360萬畝,森林覆蓋率36%;沙區(qū)造林保存面積1364萬畝,林木覆蓋率43.5%。”榆林市林業(yè)和草原局副局長王立榮說。
活綠:念好綠色“財富經”
盛夏時節(jié),記者站在米脂縣銀州街道高西溝村龍頭山觀景臺上,遠遠望去,水庫清澈映青山,平展壩地美如畫。
“以林固土、以草養(yǎng)牧、以牧肥田,我們要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高西溝村黨支部書記姜良彪告訴記者,作為黃土高原生態(tài)治理的樣板,高西溝村正將生態(tài)優(yōu)勢一步步轉化為產業(yè)優(yōu)勢、發(fā)展優(yōu)勢。
如今的高西溝有生態(tài)林2300畝、經濟林1000畝,林草覆蓋率達70%。去年,高西溝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1711元,高出米脂縣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6210元。
“要想沙窩富,就得多栽樹。”近年來,榆林市在黃河沿岸建成170萬畝紅棗基地,同時加快發(fā)展現代特色農業(yè)、生態(tài)旅游業(yè)等,實現了從“塞上不毛之地”到“塞上糧倉”的逆轉。
“母親那一代人牢牢地打下了荒沙造林的底子,我們要讓這片林子發(fā)揮更大的作用,產生更大的經濟價值。”張立強接過母親牛玉琴的治沙重擔,深感責任之重。
“以前條件有限,治沙種植的多是楊樹和雜草,樹種單一。我要繼續(xù)努力,讓防沙帶里呈現生物多樣性,產生更大的經濟效益。”張立強告訴記者。
為守好爺爺石光銀打下的“江山”,石健陽從林學專業(yè)畢業(yè)后便返鄉(xiāng)成為第三代治沙人,將學到的集約治沙、林區(qū)規(guī)劃、樹種更新、水源地保護等科學治沙理念落實到治沙一線。
“沙子是寶貝,不是要消滅它,而是讓它聽話。”石光銀祖孫二人清楚,要想持續(xù)推進治沙事業(yè),必須發(fā)展林下經濟和生態(tài)養(yǎng)殖,向沙地要效益。
“就是這一片片黃土,就是這一座座禿山……”這是曾經的榆林,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就盼有一層層綠,就盼有一座座青山”。
多年后,榆林人民終于盼來了一層層綠和一座座青山,但他們步履不停,正將生態(tài)版圖從“淺綠”變?yōu)?ldquo;深綠”。(記者 劉印 陳宏江 劉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