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決策網訊 盛夏的陜南大地滿目蔥蘢、生機盎然。6月28日上午,筆者等人來到陜西省寧強縣巴山鎮(zhèn)石壩子村的半山腰上,放眼望去,一大片或白或黑色的大棚鑲嵌在青山綠水之間的田野里,與漂亮的民居、碧綠的稻田、蜿蜒的公路等構成一幅美麗的圖畫。走近一看,大棚及其附近栽種的是綠油油的淫羊藿等中藥材以及野生獼猴桃等果樹。
“我經營的大棚等一共110畝,其中種淫羊藿90多畝,主要是培育淫羊藿種苗,其余培育的是其它中藥材種苗以及一些野生獼猴桃等果樹,預計今年收入幾十、上百萬元。” 今年38歲的中藥材種植基地負責人楊哲蹲在地里一邊拔草一邊給筆者等人介紹,“淫羊藿是我們秦巴山區(qū)一種常見的中藥材,具有補腎壯陽、祛風除濕、延緩衰老等功效。近年來,淫羊藿的價格較好,種植的人較多……”
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彩虹。楊哲就是一個經歷了許多風雨之后才見到彩虹的人。盡管巴山的民風淳樸、環(huán)境優(yōu)美、資源豐富,但畢竟山大溝深、海拔較高、交通不便,小時候的楊哲最大的愿望就是“跳出農門、走出大山”。因此,2004年他中專一畢業(yè)就去江蘇蘇州打工。在外闖蕩了8年,吃了不少苦,當然也積攢了一些積蓄。8年后,他毅然返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種植中藥材,同樣也經歷了許多困難和挫折,但最終他還是成功了。
“2012年春節(jié),正當我準備再次出門打工時,家里來了一位蜷縮著身子、患類風濕關節(jié)炎5年,輾轉多家醫(yī)院都沒有治愈,不僅花光了多年的積蓄,還背上了沉重債務的患者。那位患者聽說我父親會中醫(yī),就來找父親給治病。父親詢問了這位患者的病情后,就叫我一起跟他上山采藥。我們爬到對面的山林中,采了一大堆草葉、樹根,回到家后,父親把那些我不知名的草葉、樹根,有的撿出來熬制成湯藥,有的搗成藥膏,讓那位患者外敷內服。才過了兩天,那位患者再來復診時竟然跟正常人一樣能幫父親干活了。這讓我大為吃驚,原來那些并不起眼的草葉、樹根竟然都是可以治病救人的‘仙藥’,而平時喜歡‘擺弄’花草的父親竟然是一位深藏不露的‘高手’。父親語重心長地對我說:‘秦巴無閑草,遍地皆靈藥。你是學農的,在外邊這么多年了,還是一名共產黨員,現在的政策這么好,你能不能扎下根來把我們山上的這些資源開發(fā)出來,帶領鄉(xiāng)親們一起掙錢,這樣不是更好嗎?”
在父親的開導下,經過一番思想斗爭,楊哲決定不再出門打工了,而是留在家鄉(xiāng)種植中藥材。第二天早上,他就把買好的火車票退掉了。隨后,他流轉了20畝土地,成立了種養(yǎng)專業(yè)合作社。雖然合作社成立了,但沒多少人愿意跟他一起干。為了盡快讓大家見到實效,他粗略地調查了一下市場后選擇種植白芨。在父親的幫助下,經過三年的種植,白芨長勢很好,價格也是水漲船高,他感到豐收在望。
天有不測風云。2015年的冬天,50年一遇的極寒天氣使巴山的氣溫驟降到了零下十幾度,他沒來得及給他種的白芨采取保溫措施,一下子損失了一百多萬!沉重的打擊使他心灰意冷了好幾天。在父親的勸導和鼓勵下,他慢慢振作起來,認真分析了巴山的土壤、氣候等條件后,2016年年初,他建立了一個道地藥材種源基地,一共種了80多個品種。根據種苗的長勢情況,當年他和父親選了一個本地野生品種藥材——金果欖進行人工繁育和種植。
為了掌握最有利于這個品種的生長環(huán)境,他又到周邊去學習考察,還與人合作,到云南、四川等地進行試種。在他的努力下,目前這個品種已推廣到云、貴、川等地,種植面積已過1000畝。2017年,在當地黨委和政府的扶持下,他決定發(fā)展道地藥材淫羊藿等,再次擴大了種植面積,精心培育適合當地的品種,帶動該縣中藥產業(yè)的發(fā)展。2019年,寧強縣將巴山片區(qū)確定為淫羊藿種植種源基地,大力發(fā)展藥材種植示范園建設。楊哲培育、種植淫羊藿等中藥材種苗的勁頭更足了。在他的帶動和影響下,一大批中藥材種植戶走上了道地藥材種植的致富路。2021年,他被認定為高級職業(yè)農民。
“作為一名新時代的職業(yè)農民,我曾想走出大山,也走出過大山,而后又返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也經歷過挫折與迷茫。但作為一名青年共產黨員,只要我們堅定信心,振奮精神,科學種植,付出百倍的努力,就一定能夠取得成功。”楊哲說,“今后,我將繼續(xù)扎根山區(qū),感黨恩,聽黨話,帶動更多鄉(xiāng)親,種好‘藥園子’,鼓起‘錢袋子’,為實現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貢獻自己的力量。”(供稿:吳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