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記者 王曉櫻 光明日報通訊員 林紅生
這個國慶假期,中國熱帶農業(yè)科學院熱帶作物品種資源研究所熱帶花卉研究中心研究員尹俊梅和楊光穗都沒歇著。“今天上午要給熱帶睡蓮授粉,天氣開始轉涼,再不授粉就來不及了。接著要觀察新品種田間生長情況性狀特征,采集觀測數據,為下一步新品種選育、推向市場做準備。”尹俊梅邊走邊說。
位于海南洋浦經濟開發(fā)區(qū)的洋浦港(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郭程攝
“你看,旁邊那開得正艷的是秋石斛,我們另一個團隊破解了它的色彩合成關鍵基因,成功實現了調控商品花的花色。”尹俊梅介紹。目前,該中心已獲得新品種權5個,提交申報植物新品種權處于實審或公示階段68個,在國際品種權威機構登錄新品種75個。
走進另一個基地,只見大棚里各種苗木茁壯成長,翠綠欲滴。“這是我們剛建成的墨脫熱帶植物種質資源圃,總共收集了墨脫熱帶植物資源496種。針對部分墨脫熱帶植物種質資源的試管苗保存技術體系也已基本完成。”熱帶作物品種資源研究所王家保介紹。
熱帶作物種質資源是熱帶農業(yè)發(fā)展的“芯片”。“十年前,我們研究所從國內外共收集保存的熱帶果樹、熱帶牧草、熱帶花卉等種質資源2.5萬余份,現在是3.5萬份。其中牧草居國內第一、世界第二;杧果、木薯居國內第一、世界第三。日前,我們承建的一批種質資源圃通過了第一批國家農作物種質資源圃認定。這都說明我國種質資源發(fā)展迎來了‘加速度’。”王家保表示。
“我們將繼續(xù)圍繞國家發(fā)展戰(zhàn)略和產業(yè)需求,有計劃地進行熱帶種質資源收集保存、鑒定評價、整理編目,制定及完善種質資源特性描述規(guī)范和數據標準,大力推進熱帶作物種源‘卡脖子’技術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為實現熱帶作物種源自主可控、種業(yè)科技自立自強作出更大貢獻。”王家保說。
《光明日報》( 2022年10月11日 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