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版照片:上圖是20世紀(jì)50年代拍攝的拉薩市景象(新華社發(fā) 藍(lán)志貴攝);下圖是2021年8月13日拍攝的拉薩市新貌(接片,新華社記者孫瑞博攝)。新華社發(fā)
拼版照片:上圖是20世紀(jì)60年代拍攝的拉薩市西郊景象(新華社發(fā) 藍(lán)志貴攝);下圖是2021年8月9日拍攝的拉薩市西郊新貌(新華社記者普布扎西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fā)
拼版照片:上圖是20世紀(jì)50年代的拉薩大橋(新華社記者王純德攝);下圖是2021年8月9日拍攝的拉薩大橋新貌(新華社記者孫非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fā)
拼版照片:上圖是20世紀(jì)50年代的拉薩市八廓街(新華社記者王純德攝);下圖是2021年8月13日拍攝的拉薩市八廓街(新華社記者覺果攝)。新華社發(fā)
拼版照片:上圖是20世紀(jì)50年代,汽車通過市郊公路開往布達(dá)拉宮方向(新華社記者任用昭攝);下圖是2021年8月9日,車輛穿行在通往布達(dá)拉宮的大路上(新華社記者張汝鋒攝)。新華社發(fā)
拼版照片:上圖是20世紀(jì)80年代的拉薩市沖賽康市場(新華社發(fā) 西藏日報供圖);下圖是2021年8月9日拍攝的拉薩市沖賽康市場新貌(新華社記者晉美多吉攝)。新華社發(fā)
拼版照片:左圖是20世紀(jì)60年代的昌都市區(qū)一角(新華社記者任用昭攝);右圖是2021年3月25日拍攝的昌都市卡若區(qū)(新華社記者孫非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fā)
拼版照片:上圖是20世紀(jì)70年代的阿里獅泉河風(fēng)貌(新華社記者徐邦攝);下圖是2021年5月21日拍攝的阿里獅泉河鎮(zhèn)新貌(新華社記者孫瑞博攝,無人機全景照片)。新華社發(fā)
拼版照片:上圖是20世紀(jì)70年代的西藏山南地區(qū)澤當(dāng)鎮(zhèn)景象(新華社記者顧綬康攝);下圖是2020年11月26日拍攝的山南澤當(dāng)鎮(zhèn)風(fēng)貌(新華社發(fā) 次仁龍布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fā)
拼版照片:上圖是20世紀(jì)50年代,前往拉薩市人民醫(yī)院看病的藏族群眾在護(hù)士陪同下到醫(yī)療室去就診(新華社記者任用昭攝);下圖是2021年4月19日,拉薩市人民醫(yī)院骨科醫(yī)生通過5G通信技術(shù),在北京積水潭醫(yī)院專家遠(yuǎn)程指導(dǎo)下使用骨科機器人開展手術(shù)(新華社記者孫瑞博攝)。新華社發(fā)
拼版照片:上圖是20世紀(jì)80年代,日喀則幼兒園的孩子們在玩動物圓盤轉(zhuǎn)椅(新華社記者程曦攝);下圖是2021年8月9日拍攝的拉薩市象雄美朵游樂園(新華社記者張汝鋒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fā)
拼版照片:左圖是1994年,腰掛BP機、手持“大哥大”的藏族女商人拉珍和四川的客戶洽談生意(新華社記者土登攝);右圖是2021年6月25日,乘客與西藏首條電氣化鐵路拉林鐵路上的復(fù)興號列車自拍合影(新華社記者晉美多吉攝)。新華社發(fā)
拼版照片:上圖是20世紀(jì)50年代,拉薩居民購買酥油茶壺(新華社記者任用昭攝);下圖是2011年12月12日,西藏日喀則拉孜縣吉角村村民倉決用電動酥油茶攪拌機給家人打酥油茶(新華社記者普布扎西攝)。新華社發(fā)
拼版照片:上圖是20世紀(jì)50年代,拉薩小學(xué)的學(xué)生在布達(dá)拉宮前練習(xí)寫生(新華社記者任用昭攝);下圖是2017年11月10日,西藏本土培養(yǎng)的首批博士研究生畢業(yè)(新華社記者覺果攝)。新華社發(fā)
拼版照片:左圖是20世紀(jì)80年代,西藏聶榮縣牧民在騎自行車(新華社發(fā) 巴桑攝);右圖是2017年2月23日,那曲市聶榮縣牧民家的孩子在自家門前擺弄摩托車(新華社記者覺果攝)。新華社發(fā)
拼版照片:上圖是20世紀(jì)50年代,西藏工程勘察隊鉆探組在選定的拉薩水力發(fā)電廠廠址,用從東北雞西礦務(wù)局機械總廠運來的鉆探機進(jìn)行鉆探(新華社記者任用昭攝);下圖是2018年10月26日拍攝的西藏首座大型水電站——藏木水電站(新華社發(fā) 董志雄攝)。新華社發(fā)
拼版照片:上圖是20世紀(jì)80年代的拉薩市北京中路(新華社發(fā) 車剛攝);下圖是2021年8月9日拍攝的拉薩市北京中路(新華社記者晉美多吉攝)。新華社發(fā)
拼版照片:上圖是20世紀(jì)50年代拍攝的西藏第一所現(xiàn)代正規(guī)初級中學(xué)——拉薩中學(xué)一角(新華社記者景家棟攝);下圖是2021年8月9日拍攝的拉薩中學(xué)一角(新華社記者孫瑞博攝)。新華社發(fā)
拼版照片:上圖是20世紀(jì)80年代,人們在拉薩一家商店購物(新華社發(fā) 劉麗嘉攝);下圖是2021年8月15日,人們在拉薩市萬達(dá)廣場購物(新華社記者孫非攝)。新華社發(fā)
拼版照片: 左圖是20世紀(jì)50年代瓊林村的獵手達(dá)前(資料照片);右圖是2021年6月19日拍攝的林芝米林縣瓊林村村民達(dá)吉,結(jié)束打獵生涯,成為養(yǎng)殖戶和護(hù)林員(新華社記者晉美多吉攝)。新華社發(fā)
拼版照片:上圖是1960年,登山隊隊員在海拔7000米以上的雪坡上前進(jìn)(資料照片);下圖是2020年5月21日拍攝的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員所使用的現(xiàn)代登山設(shè)備(新華社特約記者拉巴攝)。新華社發(fā)
拼版照片:左圖是20世紀(jì)60年代,我國登山隊員在海拔5700米冰川上宿營時融冰煮飯(新華社記者陳宗烈攝);右圖是2020年5月10日,廚師在海拔6500米的前進(jìn)營地炒菜(新華社記者孫非攝)。新華社發(fā)
拼版照片:上圖是20世紀(jì)90年代的林芝八一鎮(zhèn)(新華社記者陳燮攝);下圖是2021年7月20日拍攝的林芝八一鎮(zhèn)風(fēng)貌(新華社記者普布扎西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fā)
拼版照片:上圖是20世紀(jì)60年代的日喀則(資料照片);下圖是2021年8月9日拍攝的日喀則(新華社記者覺果攝)。新華社發(fā)
拼版照片:上圖是20世紀(jì)80年代的西藏那曲地區(qū)行署所在地那曲鎮(zhèn)(新華社記者袁克忠攝);下圖是那曲市市區(qū)風(fēng)貌(新華社發(fā) 普布扎西攝,無人機視頻截圖)。新華社發(fā)
拼版照片:上圖是20世紀(jì)80年代的墨脫縣景色(新華社記者才龍攝);下圖是2021年2月13日拍攝的墨脫縣風(fēng)光(新華社記者孫非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fā)
拼版照片:左圖是墨脫縣雅魯藏布江上的籐橋(20世紀(jì)80年代資料照片,新華社記者顧綬康攝);右圖是2020年11月5日拍攝的派墨公路米林段公路(新華社發(fā) 董志雄攝)。新華社發(fā)
拼版照片:上圖是20世紀(jì)50年代,雅魯藏布江上游的牛皮船載著土特產(chǎn)和糧食沿江運輸至西藏東部(新華社發(fā) 趙奇攝);下圖是2016年12月11日拍攝的位于西藏山南市扎囊縣境內(nèi)的扎囊特大橋(新華社記者普布扎西攝)。新華社發(fā)
拼版照片:上圖是1959年拍攝的拉薩八廓街(新華社記者王純德攝);下圖是2021年8月13日拍攝的八廓街(新華社記者普布扎西攝)。新華社發(fā)
拼版照片:上圖是舊西藏農(nóng)奴制度下流落街頭、乞討求生的婦女兒童(資料照片);下圖是2021年3月13日,在家鄉(xiāng)拉薩創(chuàng)立了一家少兒模特和美育培訓(xùn)機構(gòu)的“90后”姑娘洛桑卓瑪指導(dǎo)參加培訓(xùn)的小朋友(新華社記者孫瑞博攝)。新華社發(fā)
70年前,西藏和平解放。西藏人民永遠(yuǎn)擺脫了帝國主義的侵略和羈絆,與全國各族人民一道在祖國大家庭里走上了團結(jié)、進(jìn)步、發(fā)展的光明大道。
70年在歷史長河中猶如白駒過隙,中國共產(chǎn)黨團結(jié)帶領(lǐng)西藏各族人民創(chuàng)造了彪炳千秋、利澤萬代、亙古未有的歷史功績。短短幾十年,跨越上千年,西藏從黑暗走向光明、從落后走向進(jìn)步、從貧窮走向富裕、從專制走向民主、從封閉走向開放,西藏社會的面貌日新月異,西藏人民的生活蒸蒸日上。
讓我們通過一組對比影像,回看70年間西藏走過的不平凡之路,感受和平解放以來西藏各項事業(yè)取得的全方位進(jìn)步、歷史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