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端午,話家風(fēng),樹文明新風(fēng);講奉獻,樹標桿,傳華山情懷;
曾經(jīng),有人說家風(fēng)是司馬遷眼中的“大孝之道在立身”;
有人說家風(fēng)是蘇洵筆下的“兄弟團結(jié)共患難”;有人說家風(fēng)是楊繼盛口中的“人當立志為君子”;但在我看來,華山端午節(jié)慶的家風(fēng)卻猶如春雨般在潤物細無聲中,拓寬我的視野,鼓舞我的斗志,陶冶我的情操,凈化我的心靈......。
當端午節(jié)慶來臨,在這人人盡享休閑度假的時刻,恪盡職守,敬業(yè)負責(zé)是我們?nèi)A山人的家風(fēng);
當八方游客齊聚一堂游山玩水時,真源華山,待客如親是我們?nèi)A山人的家風(fēng);
當游客一不留神將手機錢包遺失至某個不知名的角落時,樂于助人,拾金不昧是我們?nèi)A山人的家風(fēng);
當游客不聽勸阻屢次翻越圍欄拍照留念時,耐心勸阻,警示教育是我們?nèi)A山人的家風(fēng);
當大風(fēng)將游客無意間散落的垃圾吹的滿山遍野時,任勞任怨,真情譜寫奉獻歌是我們?nèi)A山人的家風(fēng);
當游客在觀光游覽途中遭遇特殊天氣時,樂善好施,無私奉獻是我們?nèi)A山人的家風(fēng);
當游客不小心將貴重物品滑落峭壁,在這危急時刻,盡心盡力做好一名懸崖上的舞者是我們?nèi)A山人的家風(fēng);
當年邁或行動不便的游客留守山下遇到身體不適時,在這尷尬時刻,不怕臟不怕累,用博愛譜寫奉獻歌是我們?nèi)A山人的家風(fēng)。
這樣的家風(fēng),它傳遞的是一種底蘊深厚的文化根脈,
這樣的家風(fēng),它彰顯的是一種保家衛(wèi)國的無私情懷,
它一直根植在我們?nèi)A山人的心靈深處,
是我們?nèi)A山人特有的血脈精髓,
更是我們?nèi)A山人幸福生活的力量源泉。
讓我們一起攜手并肩,凝心聚力,從自己做起……
讓這樣的家風(fēng)得以廣泛傳播,
讓這樣的無私情懷乘著端午佳節(jié)的東風(fēng)吹遍華夏大地。(供稿:華山景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