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桷樹廣場正在建設中。王嫚 攝
政府大院要搬遷,留下的這地塊,如何規(guī)劃?14棵黃桷古樹怎么辦?
每次開會,會場里總是有兩種聲音在“打架”。
“移走一兩棵也沒啥,打造商業(yè)綜合體,收益大。”
“商業(yè)開發(fā)對古樹根系有影響,不能搞。”
……
榮昌區(qū)委區(qū)政府舊址,地處該區(qū)老城區(qū)中心繁華地段,也是榮昌老縣衙所在地。這14棵古樹,有12棵長在院內,2棵散落在街邊,其中樹齡超過400年的就有8棵。
黃桷樹是重慶市市樹,別名黃葛樹、大葉榕樹、馬尾榕、雀樹,??崎艑伲瑢儆诎肼淙~高大喬木。黃桷樹產于我國西南地區(qū),常作為行道樹。在炎熱的夏季,茂密的樹冠為居民遮擋驕陽,樹下成為大片的乘涼遮陰地。黃桷樹生命力很強,甚至能在巖壁上存活下來,是一個長壽的樹種。
“誰也不知這些黃桷樹是何時種下的。我爺爺說,他小時候,這些樹就已經這么大了。”市民張華清說,這14棵古樹,是老榮昌人都有的難忘記憶。
3年前,榮昌區(qū)委區(qū)政府搬遷。留下的這塊地和地上的14棵古樹,該何去何從,成為榮昌人關注的焦點。改造方案多次納入政府研究議題,但由于意見不統(tǒng)一,議而未決,一再被擱置。
當時,政府的主導思路是:建地標商業(yè)綜合體。區(qū)規(guī)劃局局長楊大志算了一筆賬,“扣除拆遷和安置成本,規(guī)劃的近10萬平方米的商業(yè)區(qū),政府可收益4.5億元。”
但市民對“留下古樹”的呼聲很高。66歲的胡啟波,在政府大院對街的居民樓里住了20年。初見這樹,是他15歲時。一晃進入花甲之年,對于他來說,院里的黃桷樹更多的是“記憶”。
一邊是發(fā)展,一邊是民生,政府也很是“頭疼”。論證會反復開了10次以上,大大小小的方案不下于20個。
“不考慮收益,還綠于民建廣場!”榮昌區(qū)委書記曹清堯在調研并征求市民意見后,提出:不建商業(yè),建廣場!把政府院墻打開,把14棵黃桷樹還給榮昌市民。
很快,區(qū)里審議通過了《黃桷樹廣場改造方案》,把老區(qū)委、區(qū)政府14000平方米納入廣場的修建范圍,并對這14株古樹重點保護起來。
“為保護黃桷樹,我們通過對樹的長勢的分析,針對性提出景觀保護與提升措施。同時協(xié)調好古黃桷樹與廣場建設、景觀營造的關系。如果有沖突,把古黃桷樹保護放在第一位。”當?shù)毓ぷ魅藛T介紹。
如今,政府已搬,院門已拆,張華清懸著的心終于放下了。但凡出門,他必然會從政府門口路過,于他而言,這些黃桷樹見證歲月更迭,是歷史的傳承,也是一代又一代老榮昌人美好的回憶。
記者在現(xiàn)場看到,在一片雜亂的工地里,古樹周邊搭建起全封閉保護圍墻,這些老樹,迎著陽光,欣欣向榮。周邊的市民拍手稱贊,都說墻里的古樹“出了門”。
“明年春節(jié)之前,黃桷樹廣場建好了,要和家人去散步,天天都去。”說到這里,張華清嘴角上揚,笑容滿面。(王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