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政黨,中國共產(chǎn)黨如何展示她的自信與自覺?中國共產(chǎn)黨如何保持發(fā)展自己的形象?在建黨97周年之際,新華網(wǎng)邀請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原副主任李忠杰解讀新時代黨的形象建設。
以下為訪談主要內(nèi)容:
新時代下,中國共產(chǎn)黨如何保持發(fā)展自己的形象?
如何確保黨做到先進、為民、善治、改革、民主、法治、廉潔、奮斗、開放、文明,本身就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需要精心設計和施工。如何在此基礎(chǔ)上進一步改善和傳輸黨的外在形象,也需要有形象設計、形象傳播和形象塑造。因此,要保證黨“大就要有大的樣子”,就必須有黨的形象建設。加強黨的形象建設,是新形勢下一個重要和緊迫的課題。它是鞏固黨的執(zhí)政基礎(chǔ)的需要,是推動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yè)、偉大夢想的需要,也是進一步走向世界、在國際舞臺上合作博弈發(fā)揮更大作用的需要。
怎樣才能有一個“好樣子”?怎樣加強黨的形象建設?基于對黨的“樣子”和“形象”的深層解析,黨的形象建設應該抓好“兩個層面”、“三個環(huán)節(jié)”、“兩個范圍”。
第一,抓好本和標兩個層面。
首先要從根本抓起,固本強體,保持和發(fā)展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科學性,并在治國理政的實踐中不斷取得顯著政績。在新時代,要領(lǐng)導全國人民在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不斷取得重大成就。
與此同時,要加強黨的形象設計、形象建設、形象宣傳,使黨的本質(zhì)通過黨的形象準確地反映出來,并不斷得到提升和改善。
第二,抓好主體、客體和傳播渠道三個環(huán)節(jié)。
黨的形象如同其他形象一樣,都是基于主體自身的行為,通過中介渠道的傳輸,在客體方面形成的感覺、印象、認知和判斷。主體、客體、中介渠道三個方面,都對黨的形象的形成和呈何種狀態(tài)起著作用。所以,加強黨的形象建設,必須在這三個環(huán)節(jié)一起努力。
主體,就是黨本身。主體抓好了,黨的“樣子”和“形象”就有了基礎(chǔ)。這是本,有了本,才有外在的形象。因此,黨必須大力推動偉大事業(yè),同時,建設偉大工程,使黨本身始終有一個“好樣子”。
客體,就是對黨的行為形成感覺、印象、認知和判斷的方面。主要是國內(nèi)人民群眾和世界其他國家兩個方面。“樣子”和“形象”是主體固有的,但感覺、印象、認知和判斷則是客體作出的。
國內(nèi)廣大人民群眾對黨的評價,構(gòu)成黨的形象的主要內(nèi)容。黨要通過自身的行為和適當?shù)姆绞?努力贏得人民群眾的肯定、贊成、歡迎和擁護,使黨在人民群眾中保持良好的形象。人民群眾有不同的部分,也有不同的價值取向和思維方式。所以,黨除了改善自身的形象之外,也要做好不同群眾的工作,提高群眾的素質(zhì)和水平,使這些群眾對黨的感覺、印象、認知和判斷與黨的實際行為一致起來。
至于國際社會這個客體,就異常復雜了。由于社會制度、意識形態(tài)、價值取向、思維方式的差異,中國共產(chǎn)黨的一切言論行動,在不同的國家、政黨和人士中,都會產(chǎn)生不同的影響,因而也會有不同的形象。這種客體的差別是我們決定不了的,也是難以消除的。但我們還是可以通過自己的工作,盡可能使我們黨在世界越來越多的國家和人士中贏得理解、贏得贊同,從而形成良好的形象。為此,在所有的外事交往中,都要注意中國黨和國家的形象問題。同時,還要加強外宣工作,努力做好形象設計、形象塑造、形象傳輸工作。
傳播渠道,是連接主體與客體的橋梁。包括直接接觸、媒體傳輸、口口相傳等等。這些中介渠道不可能無中生有、制造出實際不存在的“樣子”和“形象”來,但對形象的正負程度和擴散范圍還是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所以,新的形勢下,必須充分重視和運用好這些渠道,實事求是、客觀準確地塑造和傳播黨的形象,防止黨的真實形象被人有意扭曲,盡力消除本不存在的某些消極形象,不斷提高黨在國內(nèi)外的滿意度和美譽度。
通常所說的黨建工作、宣傳工作、群眾工作、外事工作、外宣工作,對于黨的形象建設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必須切實做好。
第三,抓好國內(nèi)國際兩個范圍。
國內(nèi),是解決人民群眾對黨的認同、擁護、緊跟、團結(jié)、奮斗的問題,這是我們黨的執(zhí)政基礎(chǔ)?;A(chǔ)牢固,才能立于不敗之地。所以,國內(nèi)的形象建設必須首先抓好,產(chǎn)生效果。
國際,是要在世界上樹立我們黨和國家的良好形象,使我們的所作所為更多地得到外部世界的理解和支持,為國內(nèi)事業(yè)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一個更好的環(huán)境。國際的工作比較特殊和艱難。但事在人為。只要我們做好工作,中國共產(chǎn)黨的形象就會越來越好。為此,要全方位做好工作,加強中外各個層次的溝通和交流,客觀真實地介紹中國的情況,促進不同文明之間的理解和互鑒。(記者關(guān)心 袁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