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新疆生產(chǎn)建設(shè)兵團第三師二牧場三連連長劉前東
昆侖山上的亞克西連長
劉前東(右)到牧民家里看望。
新疆生產(chǎn)建設(shè)兵團第三師二牧場三連,位于海拔3470米的昆侖山北麓。5月11日,記者來到三連連部。高遠蒼茫的藍天下,操場上矗立的五星紅旗迎風飄揚。連隊民兵排著整齊的方隊,行進、出拳、喊號。連長劉前東在隊前不斷發(fā)出洪亮的指令。
為國守邊,再苦也甜
“我們連管轄著16萬畝土地,有37公里的邊境線、6.8萬畝的草場。連隊的52戶維吾爾族牧工既是牧民,又是護邊員。”劉前東說。
三連連部離場部160公里,是二牧場最偏遠、最艱苦、海拔最高的連隊之一。連部四周大多為山路,彎多溝深。抬頭是突兀的懸崖,低頭是不見底的深淵。車身緊貼崖壁,令人倒吸涼氣。遇到急雨,泥石流隨時可能沖下來。
劉前東自從2013年到這里任連長后,就與這條山路為伴。有一次回場部匯報工作,他乘坐的皮卡車在一段冰面路上突然下滑20多米,萬幸的是車子最終貼在路沿石上停住了。
盡管如此,劉前東依然是山路走得最多的人之一。“巡查放牧點是我的重要任務(wù)。牧民的生活、牲畜情況、邊境安全,要第一時間掌握。”劉前東說。
每天在連隊與放牧點之間的山路上穿行,或騎馬,或騎摩托車,或步行。劉前東用不到半年的時間走遍了轄區(qū)每一戶牧民的家里、每一座羊圈。母羊接羔、羊群轉(zhuǎn)場、防疫接種,他都到第一線去。有時晚上就住在牧民家里。劉前東的維語很流利,牧民見了他,總有說不完的話。
作為邊境連隊,劉前東對民兵訓練抓得也很緊。“劉連長帶領(lǐng)我們,一手抓生產(chǎn),一手抓穩(wěn)定。我們都很擁護他。”牧工毛拉艾孜孜·麥提色依提說。
幾年的高原生活,劉前東的嘴唇有點發(fā)紫,眼睛也充滿血絲。“沒事,為國守邊,再苦也甜。”他說。
群眾有難,都會找他
1972年7月,劉前東出生在二牧場五連。劉前東的父母是上世紀60年代的援疆知青。“無論做什么工作,都要對牧場有貢獻。”父母親對劉前東要求很嚴。
1994年3月,劉前東來到牧場,成為一名與土地打交道的職工。他把心思放在如何種好地上:去莎車園藝場學習果樹嫁接技術(shù),培育巴旦杏、桃樹、杏樹苗圃;去其他團場學習先進的養(yǎng)殖、種植經(jīng)驗,帶領(lǐng)大家共同致富。
58歲的蘇達·馬木提告訴記者:“我那時候剛開始種地,劉前東從播種、除草、打藥開始,一點點教給了我們許多農(nóng)業(yè)科學知識。他待人真誠、熱情,不怕麻煩。”
2004年5月,劉前東被調(diào)到牧場機關(guān)工作,先后擔任電工、社區(qū)班長、社區(qū)負責人、社區(qū)副主任等職。無論在哪個崗位,他都兢兢業(yè)業(yè),誰有困難他都幫。
社區(qū)退休老人多,子女大都不在身邊。老人們的用電、用水、供暖、安全以及一些家庭瑣事,劉前東都攬了下來。“那些日子,他常常晚上12點還回不了家,飯菜熱了一次又一次。”妻子潘春紅說。
一年冬天,凌晨兩點多鐘,忙了一天的劉前東剛剛躺下,就聽到一陣急促的敲門聲。他爬起來開門一看,原來是退休職工鐵米·吾斯曼的妻子。老太太哭著說:“小劉,我們家的房子被水淹了。”
劉前東馬上去了她家,關(guān)掉閥門,換好配件,又幫老人清理房間積水。直到天亮,總算收拾完了。回到家里,劉前東才發(fā)覺自己的鞋濕透了,雙腳都凍麻木了。妻子用熱水袋暖了許久,他的雙腳才漸漸恢復了知覺。
民族團結(jié),過得更好
職工亞森·巴拉提與劉前東,十幾年來就像親兄弟一樣。“他教我種地,我教他說維吾爾語。他現(xiàn)在維吾爾語說得好,我有功勞。” 亞森·巴拉提笑著說。
亞森·巴拉提還把劉前東介紹給自己的朋友。“我從內(nèi)心尊敬他、喜歡他。”亞森·巴拉提說。
“在新疆,民族團結(jié)是生命線。”劉前東說,大家只有交流、交往、交融,才能干成事、干好事。
劉前東現(xiàn)在一家3口在3個地方,妻子在社區(qū)承包土地,女兒跟著奶奶在葉城縣上初中。一年到頭,團圓不了幾天。前段時間,女兒到三連見到了爸爸,高興得跟過節(jié)一樣。
潘春紅從湖北過來嫁給劉前東,10多年來沒有一句怨言,“我理解支持他的工作,和他在一起心里很滿足。”
這幾年,連隊變化很大,職工年人均收入從幾千元增加到了1.4萬元;抗震安居房今年就要住進去了。“我還有很多事要做。要讓牧工們多了解外面的世界,讓優(yōu)質(zhì)的畜產(chǎn)品賣到更遠的地方。”劉前東說,“會有更多屯墾戍邊的兵團人過上富庶、文明的新生活。”